骨为髓所养,精又生髓,故髓、精决定了骨骼的生长发育与功能。若髓不养骨,即会造成骨骼方面的疾病。只有精髓充足,人体才能健康长寿。
那么,大家又应该怎样补髓与养髓呢?
“髓”,包括人体骨骼中起造血作用的骨髓、脊椎管内的脊髓、颅腔中的脑髓,还泛指滋养人体的精髓。
中老年人为何容易患高脂血症、冠心病、白内障、前列腺增生、骨质疏松、颈椎病等疾病?祖国医学认为,这些慢性病95%是由“髓亏”引起的。随着年龄增长,体内的髓会逐渐消耗亏损,气血开始衰弱阻滞,抗病能力明显下降。因此,年过五旬的中老年人注意养髓,可减少各种老年性疾病。
2000多年前的医书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髓是一种极精微的营养物质,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与肾中所藏的精气化合而成。髓藏骨中,髓可生血,血亦生髓。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。气、血、精、髓可以互生,故髓是否充盈与五脏的健康和衰老相关。
髓充则元气盛,人体才能具有强大的免疫力、抵抗力。
道医学认为,衰老多由髓亏所致。我国95%的中老年人都有髓亏现象,其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肾气渐衰,生髓能力下降,髓少则不能充养骨骼,容易出现步态不稳、牙齿脱落、骨质疏松等症状;精髓不足,脑海不满,还会导致头昏、记忆力减退、毛发脱落或变白等。此外,中老年人小便无力、腹泻或便秘等也与髓亏有关。
中老年人平时吸烟酗酒、滥用药物或房事不节,都会加重髓亏。若要健康长寿,减少疾病,就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,并根据自身髓亏的特点,采取措施补肾填精、益髓生血,使髓海保持充盈,筋骨强健有力,促进造血机能,提高免疫功能,延缓脏器老化。